前言雞血石,與壽山石、青田石、巴林石并列,享有“四大國石”的美譽,印石界又有田黃石為“印帝”、雞血石為“印后”的說法。雞血石在古代主要用來 *** 印章,很少用來雕刻成工藝品,20世紀80年代之后,大規模的雞血石雕才開始逐漸興起。雞血石主要產地為浙江昌化,昌化雞血在所有雞血石中最為名貴。2016年9月,工藝中國對臨安雞血石市場做了全面的市場調研,并對當地雞血石市場現狀作了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當地雞血石市場發展概況

昌化雞血石出產于浙江省臨安市浙西大峽谷源頭的玉巖山,這里舊屬臨安市原三縣合一前的昌化縣,故名昌化雞血石。昌化雞血石是中國特有的珍貴寶石,具有鮮紅艷麗、晶瑩剔透的天生麗質,歷來受到人們珍視。雞血石雕是臨安當地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漢族民間雕刻藝術,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市場分布目前臨安主要有四大雞血石市場,分別是臨安雞血石文化街、臨安市區人民廣場、昌化國石城和昌北市場,其中以昌北當地市場更大,店面大約有300家,主要是當地居民的家庭式作坊。

2、發展脈絡昌化雞血石雕雖然古已有之,但真正開始向一個產業發展,則要晚至20世紀80年代,那時候在錢 *** 大師等老一輩石雕藝人的帶領下,臨安當地一批人開始學習雞血石雕,而后青田、福建等其他地方的一批雕刻藝人加入進來,昌化的雞血石雕產業便逐漸興盛了起來。進入21世紀以后,由于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日益火熱,臨安的雞血石市場也是水漲船高,在2008-2012年期間達到巔峰,而后市場遇冷,一路呈現下滑趨勢,直至如今。

需要說明的是,關閉的店面主要是純經銷而自己不做雕刻的,尤其是市場行情火熱時涌入的外地經銷商,而自己會做雕刻的或者家就是臨安或昌化本地的,店面則大都仍在繼續經營。

3、從業人員目前臨安從事雞血石相關行業的共有1萬人左右,其中做雕刻的有400人左右,這其中來自青田的大概有200人,來自本地的有近150人,來自溫州、福建、黃山、建德等其他地方的有50余人。另外,據粗略統計,臨安市現有:(1)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4位;(2)中國玉石雕刻大師2位;(3)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位,浙江省非遺傳承人2位,臨安市非遺傳承人1位;(4)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6位;(5)高級工藝美術師3位;(6)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師7位,其中福建1位,青田5位,溫州1位。

原料:采礦煉汞、礦山禁采
對市場影響比較大

由于雞血石礦中含有汞,國家曾經曾在20世紀50年代和20世紀80年代初兩次大規模采礦煉汞,成噸成噸的雞血石被投進火爐,燒成廢渣,這是導致雞血石資源稀缺的最主要原因。而后,2002年杭州市 *** 開始禁止雞血石礦的開采,尤其是嚴令禁止使用 *** ,導致原本就因煉汞而稀缺的雞血石原料更加稀缺,沒有新礦洞、通過純人力開采出來的雞血石,數量極其有限,質量也比較一般。物以稀為貴,因為原料稀缺,雞血石價格可以說一路飆升,即使近幾年來行情非常不好,雞血石原料價格也沒有絲毫下降,反而有小幅上升,漲幅在20%左右,品質好的甚至漲幅更大。

外來石種影響方面,雖然后來又在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發現了巴林雞血石,甚至還在貴州、陜西、甘肅、四川、湖南、云南等地發現了雞血石,但由于
昌化雞血石品質過硬,當地的雞血石受巴林雞血石等外來石種的沖擊并不大。而昌化田黃由于歷史較短名氣不夠、自身品質又無絕對優勢,受到老撾田黃等外來石種沖擊很大,價格下跌高達70%—80%。

產品:雕刻工藝外來、創作題材廣泛

如前所述,雞血石最初多用來 *** 印章,20世紀80年代之后雞血石雕才開始流行起來,并逐漸占據了半壁江山。雞血石雕有大小之分,大件即擺件,小件包括掛件和手把件。在目前行情不好的情況下,市場上流通的以小件及印章為主,而在2012年以前,雞血石雕擺件也是異常走俏。

不像青田、福建,臨安本地沒有歷史悠久的雕刻傳統,所以其雕刻工藝可以說是外來的,最初來源于青田和福建,而后逐漸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然而也還無法像“福建工”、“青田工”一樣談得上“昌化工”。其雕工方面更大的特色在于,雞血石的“血”往往不雕,而只雕琢非雞血部分。因為雞血石的名貴即在于“血”,雕了之后反而貶值。在創作題材方面,昌化雞血石也是人文歷史、山水花鳥、動物仿古等無所不包,沒有特別突出的題材,不像福建以山水人物擅場,而青田以花卉果蔬聞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有大批昌化雞血石被臺灣商人收購,如今由于礦區資源日益枯竭,內地商人及雕刻藝人又開始從臺商手中將曾經賣出去的雞血石高價買回,因而臺灣回流雞血石在市場上也屢見不鮮。據了解,曾經20萬賣出去的雞血石,如今買回來需要800萬左右,十多年間價格翻了近40倍。

價格:以料為主以雕為輔、
價低者流價高者滯

一塊雞血石,其價值高低主要由血色、血量、血形和濃度等因素決定。由于雞血石的名貴與否主要由“雞血”決定,因而雞血石雕的價值也跟原材料密切相關,雕工反而是次要的,這一點跟青田石雕、壽山石雕有很大不同。后兩者雖然也注重原材料,但雕工也是價值決定的重要因素,可以說一半一半,對于原料很差的石頭,雕工甚至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成為作品價值的主要決定因素。雞血石雕則不然,原料和雕工對作品價值的決定度大概分別在80%和20%,甚至更懸殊的比例。

由于受市場行情影響,目前臨安市場上還在流通的雞血石產品價格多在5000元以下,占比高達70%,價格2-3萬的占比20%,價格10-20萬的占比10%,20萬以上的幾乎沒有。市場的不景氣,也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商家轉賣低價的印章及小件為主,高價的大件價格雖然沒有下跌,但基本賣不出去。

就購買人群而言,雞血石這種傳統工藝品的消費者普遍偏年長,年齡在41-50歲之間的占比高達70%,31-40歲之間的約占16%,50-60歲之間的約占13%。

營銷渠道:圈子為主,
游客為輔,極少推廣

臨安四大雞血石市場加起來超過400家門店,其中4/5左右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尤其是昌北地區,幾乎清一色全是家庭作坊,因而其銷售渠道以圈子營銷為主毫不稀奇。

事實上,圈子營銷可以說是中國玉石雕刻行業最為普遍的營銷方式,其特點是先培養幾個優質客戶,然后再通過優質客戶的“圈子”,逐步建立自己的“客戶圈”。只要形成了穩定的“客戶圈”,就能保證店面順利運營下去。

所以他們極少做推廣,因為幾乎每家都有自己比較固定的客戶,在市場寒冬到來之前,他們根本不愁產品沒有銷路。既然銷售都靠“圈子”,自然也沒有必要建立什么品牌,因為客戶認準的是你這個人,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圈子”內你本人就是客戶默認的一個品牌。

除了“圈子”銷售,在2012年以前行情好的時候,外來游客也是雞血石消費者中一部分,當然,他們的購買對象以掛件、手把件等小件為主,如今行情不好,連游客都很少光顧這些店面了。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還是以傳統的“圈子營銷”為主,但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雞血石行業內部也在采用一些新的模式進行銷售,更具代表性的當屬“微拍”,即微信群拍賣。微信群拍賣的模式在昌北地區已十分流行,價格1000元以內的雞血石雕作品在群里十分走俏。不過跟青田相比,昌化雞血石“微拍”的氛圍還是比較淡的,大多數店家對這類銷售新模式不了解,或即使聽說了也懶于去嘗試。這可能因為跟一般的日常消費品相比,雞血石產品的價格普遍較高,采用這種“ *** 模式”風險比較大有關。

臨安雞血石雕市場蕭條原因分析

(1)受當前政治環境影響,雞血石作為禮品的市場需求量大大降低。雞血石,尤其是高價的雞血石,可以說是一種奢侈品,在以前多用來送禮或收藏,尤其是送禮。一旦送禮之路行不通,雞血石市場急劇下滑是必然的事。
(2)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所致。如今物價、房價一路飆升,生存壓力越來越大,而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沒到急不可待的地步,對經濟實力較強的人而言,藝術品收藏遠不如房產投資直截了當、穩賺不賠,因而靠有限的雞血石收藏愛好者根本無法挽 *** 場。而喜歡雞血石的年輕人,又尚未擁有巨大的購買力,無法對市場形成“源頭活水”進行補充。

(3)外來石種沖擊,早些年許多從業者囤積昌化田黃、昌化凍石,但近年來,受老撾石影響,田黃及凍石價格暴跌,許多店主血本無歸,不得不關門大吉。
(4)大量資金外流,導致市場“干涸”。市場的運轉需要資金的流通,由于國外石種的沖擊,許多國內從業者向國外大量采購石頭囤積,造成業內資金大量外流。而今,遇到市場行情不景氣,許多店主手上沒有可流通的資金,只能守著從國外買來的石頭艱難度日,無法用資金去主動敲破市場的堅冰。

對于當下雞血石市場發展的相關建議

(1)“微拍”模式。微拍模式做得更好的當屬“微拍堂”,針對一些價格在2000元以下,甚至是1000元以下的小件作品,以拍賣的形式銷售,效果顯著。
(2)代加工模式。在臨安、昌化等地從事雕刻的藝人可以通過代加工的方式維持資金運轉,但相比往年,代加工的工錢下降了近50%。
(3)經紀公司模式。經紀公司與大師或者店主簽訂合作協議,由經紀公司通過 *** 、圈子等尋找客源進行銷售,大師只負責創作。
(4)創意設計。一些具有創意的作品可以比普通作品的價格高出近3倍。并且,由于雞血石原料的日益稀缺,雞血石中相對較差的原料也越來越被看重,經過創意雕刻后,甚至可以賣到和質地優良的作品同等的價格。